中國照明學會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換屆會議暨2021年中國室內照明論壇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
2021-12-28
中國照明網報道

173051
導語: 2021年12月22日,中國照明學會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換屆會議暨2021年中國室內照明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中國照明學會理事長劉正雷出席并致辭。中國照明學會駐會副理事長高飛出席并宣讀《關于同意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換屆方案的批復》。中國照明學會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顧問任元會以視頻方式致辭。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委員及有關單位代表100多人參加了會議。
2021年12月22日,中國照明學會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換屆會議暨2021年中國室內照明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中國照明學會理事長劉正雷出席并致辭。中國照明學會駐會副理事長高飛出席并宣讀《關于同意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換屆方案的批復》。中國照明學會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顧問任元會以視頻方式致辭。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委員及有關單位代表100多人參加了會議。中國照明學會理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張昕主持會議。
根據《中國照明學會章程》和《中國照明學會分支機構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會議選舉產生了主任委員和副主任委員。會議審議了第七屆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工作報告,并就新一屆委員會工作目標進行了交流和探討。中國照明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設顧問10人、主任1人、副主任11人、委員96人、秘書2人(名單附后)。
張昕主任在總結中表示,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將在中國照明學會的領導下,牢記職責使命,繼承優良傳統,堅持民主集中制,加強組織和制度建設;堅持創新引領,開展技術咨詢和學術交流;圍繞社會熱點、焦點議題,開展科普活動;努力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為學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會議同期舉辦了2021年中國室內照明論壇。張昕主任主持了論壇。23位專家學者作了學術報告。
悉地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電氣總工李炳華作了題為《LED燈的泄露電流小測試》的報告。他主要介紹了對6個功率等級的LED燈進行泄露電流測試,了解泄露電流與剩余動作電流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減少照明配電系統的誤動作。
光影國際照明設計的創始人/設計總監鄭志偉作了題為《數字化光影新風貌》的報告。他表示,隨著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的變化,室內環境不斷進化,天然光、人工基礎照明、特效主題燈光、媒體屏幕等多種發光載體共融,帶來了更為復雜的光環境設計任務,需要以數字化手段實現系統化統籌。室內光影的新風貌需要更為先進的數字化方式進行平衡與統籌。
廣州美術學院林紅教授作了題為《時光花園:一座教學實驗裝置》的報告。她介紹了廣州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實驗教學的展示裝置“時光花園”,借此探討環境設計、建筑學、風景園林三個專業中對光與空間形象關系的多角度理解,交流裝置展示創作過程中照明問題與需求、策略及實施方法。
復旦大學袁樵副教授在線上作了題為《大空間照明質量分析》的報告。他通過對天府機場、上海國際會客廳等項目實踐的分析,對室內照明的基本質量和對LED燈具的質量提出回歸本質的要求。
歐科照明中國區首席代表/總經理沈迎九作了題為《人本照明的3A》的報告。報告主要介紹了人本照明,如何從設計的角度出發,結合照明設計的發展歷程,從建筑、活動及氛圍三個維度入手,系統科學的落實人本照明。
復旦大學戴奇研究員作了題為《多色混光與健康照明》的報告。他分析了節律照明指標EML、m-EDI、CS之間的差異,提出利用LED多色混光方法設計對照光譜用于研究上述各模型的準確性。
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光環境應用研究所郭文俊所長作了題為《雙碳目標的政策淺析》的報告。他提出,對于室內照明,無論是從標準、設計、產品、系統等方面,在雙碳目標政策相關指引下,對于優化產業結構、把控能源方式、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工程、人們生活方式都會產生變革。
武漢大學劉強副教授作了題為《西點工坊光品質視覺探究》的報告。他通過心理物理學視覺實驗,結合色度學及統計學方法,探究西點工坊適宜光色及照度,并對觀察背景、饑餓程度以及性別差異對面包蛋糕購買欲的影響進行了討論。
湖南大學田真副教授作了題為《天然彩光眩光分析:問卷,HDR照片與模擬》的報告。他比較了對于棱鏡重定向系統,DGP和DGI與人員主觀評價的相關程度,嘗試用連續量表衡量主觀眩光評價以減小誤差的可能,分析了眩光忍受時間與DGP的相關性,提出眼部垂直照度作為棱鏡重定向系統的眩光評價,計算了不同眩光感受程度的眼部垂直照度閾值。
昕諾飛(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陸燕作了題為《以智能照明控制技術提升室內照明的發展》的報告。報告指出綠色發展、舒適健康、創新與情感體驗是室內空間環境里的核心需求,也是照明價值提升的核心驅動力。照明的價值主要通過照明應用價值來體現,而智能照明將加速推動照明解決方案的實施。
北京周紅亮照明設計有限公司周紅亮作了題為《室內光環境設計的評價體系》的報告。他以“一體兩面”——形而下的“用”和形而上的“情”為標準,融合社會、人文等諸多要素,對我們生活中的光環境做綜合評價,追求的意義是用“客觀、專業的評論”對照明設計及終端用戶產生積極影響。
華格照明科技華北大區資深SPEC趙中源作了題為《青銅器照明光色探究》的報告。他針對不同光源下青銅類展品的視覺外觀感知問題進行了探索。根據對象的特點,從喜好、舒適、顏色辨別、歷史氛圍呈現四個維度,挑選最佳匹配照明方案。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孔哲作了題為《高校教室采光環境評價研究》的報告。他比較了采光設計指標在新加坡和中國南京的差異,發現適用性指標在兩個區域有相同的種類和不同的閾值。
青島理工大學于紅霞教授作了題為《青島近代歷史建筑室內光環境調查與研究》的報告。她通過調查分析青島近代歷史建筑的室內光環境的特點,提出保護和改善近代歷史建筑室內光環境的對策建議。
中國國家博物館艾晶作了題為《美術館照明質量評估方法》的報告。她對行業標準《美術館光環境評價方法》進行了解讀,介紹了編制歷程與創新方法。該標準是不斷在吸收新實驗數據與調研成果中完善的,是針對了當前美術館和博物館實際工作來編制的,用以提高對美術館光環境的科學管理,并為其提供方法和參考依據。
杭州涂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商照和樓宇事業部總經理劉繼武作了題為《基于IOT的商用智能照明節能應用》的報告。他采用有效的節能措施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環節之一?;贗OT的物聯智能照明系統可以帶來平均49%的節能效果,并為產品維護與運營,提供數字化、可視化的管理平臺。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王磊作了題為《CIE D3分部 2021學術動態》的報告。他介紹了國際照明委員會(CIE)D3室內分部現在的主要研究方向,今年的學術動態和出版物,現在正在活躍的技術委員會及研究成果等。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楊彪副教授作了題為《室內光環境中的情景照明與動態照明》的報告。報告介紹了LED技術推動了照明由靜態向動態的進化趨勢,針對室內照明中情景照明和動態照明的科學研究。
重慶大學梁樹英副教授作了題為《人基動態光環境研究》的報告。她基于課題研究內容,討論了健康照明相關理論及評價標準,分析了人體生物節律及對室內光環境的需求,開展了動態光環境實驗,并在理論和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人基動態光環境基準曲線。
北京工業大學薛鵬教授作了題為《采光照明一體化思考》的報告。他指出,目前的玻璃研發都是以節能為目的,采光效果多維度大受影響,由此引發人工照明與天然采光的光-熱-色融合思考。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羅濤作了題為《天空光譜模型研究》的報告。他指出,天然光光氣候是采光研究和設計的基礎,現有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天然光照度、天空亮度分布等內容。天空光譜因時因地而不斷變化,其變化規律及模型也是光氣候重要組成部分。
華南理工大學邊宇副教授作了題為《VR用于天然光環境研究》的報告。他嘗試使用虛擬現實技術(VR)研究光環境問題,讓人沉浸式體驗由模擬生成的光環境可以用于諸多問題的研究,且具有其他技術途徑不具備的優勢。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亮度感受的準確性。
清華大學張昕副教授作了題為《老年照料設施照明設計指南介紹》的報告。他以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色為背景,以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務的公共建筑為載體,對老年人的人工照明喜好進行了探究,結合國內外現有照明標準和規范整理形成了《老年照料設施照明設計指南》。
論壇期間,重慶大學嚴永紅教授主持了議題為“室內照明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和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中扮演的角色”的互動環節,與會的委員和代表結合自己的研究和專業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2021年中國室內照明論壇圓滿結束。
中國照明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名單
顧問(10人,排名不分先后):
徐長生 中科院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任元會 中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張紹綱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詹慶旋 清華大學
俞麗華 上海同華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戴德慈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丁 杰 中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林若慈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陳 琪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汪 猛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任:
張 昕 清華大學
副主任(11人,排名不分先后):
張劍霖 北京通泰國際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李俊民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嚴永紅 重慶大學
李炳華 悉地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羅 濤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杜 異 清華大學
林 紅 廣州美術學院
許 楠 中科院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奇峰 BPI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朱曉莉 松下電氣機器(北京)有限公司
蔣曉芳 蘇州市照明協會
委員(96人,排名不分先后):
杜國紅 橫店集團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魏 亭 歐司朗(中國)照明有限公司
陸 燕 昕諾飛(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李炳軍 浙江陽光照明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孫少峰 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
彭銀水 羅姆尼光電系統技術(廣東)有限公司
劉繼武 涂鴉智能
沈迎九 德國歐科(ERCO)有限公司
陳 實 惠州市西頓工業發展有限公司
張宇濤 廣東三雄極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張曉東 煙臺昕諾吉太陽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劉志東 北京東方風光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鄭春平 華格照明燈具(上海)有限公司
黃 寧 路川金域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游明康 雷士照明
王浴東 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楊 濤 深圳市遠潤欣電子有限公司
鄭光明 西蒙電氣(中國)有限公司
楊 波 瑪斯柯照明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李志云 朗明智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何立新 朗德萬斯照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張一飛 杭州霏派遮陽科技有限公司
俞文峰 深圳市??颂K照明系統有限公司
居伊婧 邦奇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彭 蕓 北京通泰國際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侯建成 天津市建筑設計院
張 琪 中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劉水江 天津市建筑設計院
徐建兵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駱 平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 磊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杜 偉 北京清尚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賈燕彤 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杜 樂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
張 釗 山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鄒 軍 廣州市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劉 忠 鄭州大學綜合設計研究院
周 詳 常州半導體照明應用技術研究院
解 輝 吉利控股銘泰投資發展集團
黃引達 萬達文化旅游規劃研究院
靳 江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楊 贇 上?,F代建筑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張明杰 北京筑邦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李 鵬 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袁 樵 復旦大學
崔 哲 同濟大學
劉 剛 天津大學
郭文俊 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
岳云濤 北京建筑大學
周 波 四川美術學院
邊 宇 華南理工大學
劉曉希 中國傳媒大學
何 崴 中央美術學院
艾 晶 中國國家博物館
黨 睿 天津大學
唐林濤 清華大學
薛 鵬 北京工業大學
魏敏晨 香港理工大學
劉 強 武漢大學
王文麗 電子科技大學
馮崇利 北京故宮博物院
張永鋒 四川美術學院
黃 艷 清華大學
梁樹英 重慶大學
王彥智 大觀國際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賴雨農 十聿照明設計
蔡 孟 中國建筑裝飾集團設計研究院
朱海燕 關永權照明設計(北京)有限公司
徐慶輝 北京云知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王東寧 北京寧之境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宮鳳啟 北京視域四維城市導向系統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徐克成 北京夏巖園林文化藝術集團有限公司
周紅亮 北京周紅亮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劉曉征 旭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區域事業部
顧 冰 上海聯創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胡國劍 上海瑞逸環境設計有限公司
劉 佳 龍湖集團
袁大陸 中冶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張晨露 上海格銳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唐小明 成都匯唐燈光設計有限公司
臧海燕 威盧克斯(中國)有限公司
陳 歡 杰瀚照明設計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劉 彥 法國昂特設計公司
胡 芳 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戴傳斌 深圳市壹光壹城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齊洪海 北京遠瞻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鄭炳松 中國照明學會秘書處
劉 瀅 哈爾濱工業大學
孔 哲 東南大學
田 真 湖南大學
戴 奇 復旦大學
胡 華 中南大學
王志勝 大連工業大學
楊 彪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于紅霞 青島理工大學
鄭志偉 光影國際照明設計/三色石設計院
秘書(2人):
彭蕓、董英俊
編輯:嚴志祥
來源:中國照明學會
【版權聲明】
1.凡注明來源∶"中國照明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國照明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
2.凡第三方提供的稿件資料或轉載的文章,目前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只有登錄之后才可以評論,請點擊這里評論
在線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