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沉浸式夜游產品比較分析
2023-05-26
中國照明網報道

13882
導語: 近幾年,夜間經濟悄然興起,傳統的夜間消費項目已無法滿足新時代消費者的發展需求,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在夜經濟、夜游產品方面都有不斷的探索與不同的實踐,尤其新型沉浸式夜游項目,已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關注。通過對國內外沉浸式夜游產品的搜集整理與比較分析,發現夜游消費文化、市場起步、行業發展等方面存在顯在差異。
近幾年,夜間經濟悄然興起,傳統的夜間消費項目已無法滿足新時代消費者的發展需求,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在夜經濟、夜游產品方面都有不斷的探索與不同的實踐,尤其新型沉浸式夜游項目,已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關注。通過對國內外沉浸式夜游產品的搜集整理與比較分析,發現夜游消費文化、市場起步、行業發展等方面存在顯在差異。
▲圖片來源 | 網絡
沉浸式夜游產品發展概況
外國沉浸式夜游產品的典型案例
通過資料搜集和整理,依據夜游活動的影響力、知名度、夜游產品的沉浸式方式等特點,重點選取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四個國家的沉浸式夜游產品為典型案例進行比較分析。
▲國外沉浸式夜游產品典型案例一覽表丨圖片來源于中外沉浸式夜游產品比較與實踐.合作經濟與科技
中國沉浸式夜游產品的典型案例
通過資料搜集和整理,選取國內旅游業發展比較成熟的省份,如江蘇、北京、福建、四川以及河南的沉浸式夜游產品為案例,分析國內夜游產品的發展現狀。
▲我國沉浸式夜游產品典型案例一覽表丨圖片來源于中外沉浸式夜游產品比較與實踐.合作經濟與科技
沉浸式夜游產品比較分析
沉浸式夜游產品的經驗分析
1.依托知名景區或動植物園,塑造特色主題
縱觀國內外經典沉浸式夜游產品都依托比較知名的公園、動植物園或其他知名景觀,這些地方都在當地具有國字號的招牌和影響力。如,美國沙漠植物園、仙童熱帶植物園、費城動物園在動植物保護方面有絕對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日本的大阪城公園、阿寒摩周國立公園、日本五大工廠夜景,這三個地方不同程度的展示了日本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石化和冶鐵工業的發展狀況。國內的大宋·東京夢華依托清明上河園、戲精學院·和平菓局依托北京王府井,這些依托知名景區或動植物園的夜游產品,豐富了園區產品的類型和功能,提升游客的參與感,實現了全天候的游覽參觀,并形成自己的主題特色,極大地提高了游客參與感和娛樂性,同時也提高了經濟收入,在行業發展方面起到了“以點畫園”法則。
▲戲精學院·和平菓局丨來源來源于中關村在線
2.融入聲、光、電等科技元素,增強沉浸式體驗
蔡新元將公園夜游活動歷程劃分為1.0時代特征“亮”,2.0時代“燈光+布景”,3.0時代交互化特征,即以數字技術為支撐,以聲音、光、影像為主要形式的虛擬景觀雕塑,利用圖形算法、動作捕捉、數據模擬和人體感應等技術讓游客通過觸摸、語音、心率、動作等方式,與交互式燈光產生互動,提升整個游覽環節的趣味性和參與感。
沉浸式夜游產品就是3.0時代的主角和主陣地,目前已采用全息投影、AR、燈光、3D Mapping、運動傳感器、VR虛擬場景和照明技術等數字光影技術,以及投影的動態光線畫面與音樂聯動的互動式聲光裝置,燈光、環境聲音和電子音樂,多媒體燈光裝置等新科技,實現了夜游產品的全方位沉浸式體驗。如,國外的北極熊燈光秀、火烈鳥做的圣誕樹、發光企鵝、燈光蟒蛇,對公園原有植物、水體、雕塑和構筑物等景觀元素進行再造;國內的圣蓮華彩、夢境九龍潭、南京喜事等完美利用了現代科技,為游客打造了全沉浸式的旅游氛圍。
▲夢境九龍潭丨圖片來源于騰訊
3.三產融合,打造地域性、民族性旅游項目
三產融合夜游產品指在園區內除了觀賞游覽,還提供餐飲、體驗活動、展覽、自然教育、節事活動、藝術展覽等項目。如沙漠植物園特色餐廳———格特魯德,一年四季開設當地習俗的園區活動,如花園探索實踐活動、花園秋季音樂節、園區日落瑜伽課、傳統習俗死神之日、辣椒巧克力節等,并開設了終身學習、兒童家庭自然教育,以及研學戶外探索課程等,課程設置拓展到家庭、成人、學校、老師以及景觀設計人員等等。三產融合有利于將景區打造成一個多功能、多產業、有看點、有體驗、有教育意義的植物園區或旅游景區。但目前關于三產融合的夜游產品,國內還較為少見。
4.文化因素融入故事情景,提升產品品質
沉浸式夜游產品以文化為主線索,通過角色扮演、氣氛、情節、節奏、燈光、音效、互動等設計,讓觀眾完全沉浸到特定故事情境中。這種文化故事融入特設情境的演藝方式,使沉浸式體驗演出更具有吸引力,更能調動現場觀眾積極參與。
如,夜游大阪城的故事情節是幫助未來少女阿基婭找到回家的路;阿寒摩周立公園夜游產品的故事情節是森林幽靈———Kamuy拯救困境中的人們的故事;建業·電影小鎮講述楊露禪學太極的故事等。這種將文化因素融入設定的故事情節和場景中,極大地豐富了夜游活動的內涵和特色,提升夜游產品的品質,也能使游客體驗到不同地方的特色文化和風俗,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
▲阿寒湖夜游丨圖片來源于騰訊
沉浸式夜游產品行業比較
1.夜游消費文化差異
夜游消費促使夜間經濟的飛速發展,夜間經濟指的是從當日晚上6點到次日早上6點所包含的經濟文化活動。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紀70年代由英國提出,包括“食、游、購、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多種業態,被視為城市經濟的新藍海。然而,中國為農業大國,傳統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中國人白天消費、晚上休息的生活習慣。
縱觀中國各城市的夜間消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一線城市,其消費群體是晚上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的人,消費領域主要在飲食方面。其他的二三線城市夜間活動較少,更別說夜游產品。國外由于受工業化時代的影響,上夜班的人越來越多,致使夜游產品活動豐富,城市白領下班后,在酒吧喝啤酒放松、聽音樂劇,到廣場上消遣等,他們認為白天和夜晚同樣重要。因此,不同國家的消費文化,導致了人民對夜游活動的不同需求。
2.夜游市場起步的差異
1995年,倫敦正式將發展夜間經濟納入城市發展戰略。2002年,英國學者Paul Chatterton和Robert Hollands提出夜間經濟以“城市夜間休閑規劃”的概念。在此基礎上,2001年日本豬子壽之及其好友創立了teamLab團隊,該團隊利用數字燈光投影技術和獨特的藝術設計理念,為觀眾打造超現實的全沉浸式主題體驗空間。2001年,加拿大數字媒體藝術團隊Moment Factory,總部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在美國洛杉磯、英國倫敦、法國巴黎、日本東京都設立了分公司,專業從事視頻、燈光、建筑、動畫、音效和特效制作的沉浸式環境,被稱為國寶級數字藝術團隊。
自此,沉浸式夜游產品廣泛發展。中國的沉浸式夜游產品起步較晚,大致在2015年之后,2020年是其發展的多產之年,主要作品有夢境九龍潭、圣蓮華彩、南京喜事、戲精學院·和平菓局、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以及北京玉淵潭公園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萬物共生》等。
▲沉浸式體驗展《萬物共生》丨圖片來源于百度
3.夜游行業發展程度的差異
夜游行業的發展程度差異表現在:一是“借力”發展策略不同。國外夜游行業發展側重于借“物”發展,如借著名的國家公園、動植物園等景區;借各種現代科技手段;借當地的地理、人文環境等因素。我國的夜游產品則側重借“美食”,如2020年夜游經典TOP20名單里面無一例外都有美食;借“人”發展,如建業·電影小鎮演員上百人,還有一些非遺傳承人員等。二是演藝方式不同。國外的演繹項目側重于游客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加強游客沉浸式的體驗,如夜游大阪城的故事,阿寒摩周國立公園森林幽靈的故事等;國內的演繹項目側重表演和觀看,如和平菓局、萬物共生、南京喜事等,互動性有所欠缺。三是行業管理不同。國外的夜游產品有強有力的建設團隊和政府支持,如建設團隊有日本teamLab團隊、加拿大Moment Factory等,政府支持有紐約等城市定義自己為“24小時城市”、荷蘭阿姆斯特丹率先引入“夜間市長”來監督夜間活動等。我國夜游產品處于各自為政,零散發展狀態,沒有形成固定的夜游經濟產業鏈。
沉浸式夜游產品發展本土實踐
夜游市場消費需求引領
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尤其是“快節奏慢生活”理念的碰撞中,促生了夜間消費,人民對夜間消費產品有了新的認知和需求。2019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中提出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這就導致我國的夜游消費是自發形成的,缺乏政策引領和市場引導。2020年11月中國照明網發布“總投資1,300億,近期文旅夜游簽約投資項目匯總”,這標志著我國對夜間消費的重視,相信在未來幾年夜間消費定會釋放出巨大潛力和市場需求。
夜游產品的市場化運作
夜游產品的市場化運作,要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以市場為導向,文旅企業要與燈光照明企業和大數據多媒體企業聯合,深挖夜游消費者的需求,實現跨界合作,為游客奉獻一場饕餮夜游盛宴。夜游產品的市場化運作采取“政府引導+專業設計+市場運營+消費者參與”的模式,引進多領域的專業人才,組建專門的夜景規劃設計團隊,以文化創意為核心,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融合大數據、3D、5D燈光設計、全息投影、舞美、通信、音效等信息技術,結合當地的傳統文化或特色,為夜游產品提供專業技術支撐和立體化開發運營服務。
夜游產品沉浸式方式創新
沉浸式夜游產品的設計要充分調動體驗者的“五感”,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提升游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未來夜游產品的沉浸式創新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聲、光、電等多媒體光影技術,通過情節設定、角色扮演、聲光電特效應用等互動設計,使游客沉浸到景區創設的一種超越時空的奇幻之旅。
與知名景區聯姻,塑造品牌IP形象
與知名景區或園區聯姻,可以借助該景區或園區的知名度,提升夜游產品的關注度,同時也省去了部分廣告宣傳費用。其聯姻形式。首先,采用“城市+夜間商業街”,即在城市原夜間消費場所進行產品創新升級,形成品牌,如夜游西湖、胡同夜游、珠江夜游等;其次,“旅游景區+夜游產品”,以某一個景區為圓心,進行夜游產品開發,豐富景區產品的功能,如河南焦作云臺山、無錫拈花小鎮等,實現全天游覽時間;再次,“動植物園區+夜游產品”,在動植物園或者博物館開展夜游產品,重塑該類園區的消費結構,如上海動物園等,以此來提升夜游產品的品質和內涵;最后,“城市公園+夜游產品”以當地著名公園為依托開發夜游產品,豐富公園的夜游活動,改善當地人的消費結構,為當地人打造夜間休閑娛樂空間。
▲夜游西湖丨圖片來源于途客網
定期舉辦公益性活動或展陳活動
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產品的公益性性質會越來越突出,公益性活動是吸引旅游消費者的源泉之一。公益性活動是指政府或企業從長遠著手,出人、出物或出錢贊助和支持某項社會公益事業的公共活動,以其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和企業的美譽度。沉浸式夜游產品所依托的公園或動植物園,在白天的游覽項目中,可適當增加公益性活動,如嬰幼兒/子女教育、動植物知識、烹飪、茶藝/插花、法律知識、太極拳/瑜伽、球類運動等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有助于家庭和諧,人民安居樂業。同時,還可以舉辦繪畫、工藝品、雕塑等藝術類、植物類、非物質文化展演等展陳活動,以提升市民文化素養,豐富業余生活,還可以宣傳當地的傳統文化。
我國旅游業經過近30年的發展,催生了鄉村旅游、海濱旅游、冰雪旅游等形式,近幾年研學旅游、夜游旅游日益受到行業學者和消費者的關注,夜游市場也逐漸成為旅游經營者獲取利益的源泉之一。融入現代科技的沉浸式夜游產品,更是打破了以往旅游產品的模式,給消費者以全新的旅游體驗,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關注和喜愛,拓寬了夜游消費的結構,豐富了夜游產品的類型,提升了夜游消費經濟,相信在未來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編輯:嚴志祥
來源:沉浸城市
【版權聲明】
1.凡注明來源∶"中國照明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國照明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
2.凡第三方提供的稿件資料或轉載的文章,目前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只有登錄之后才可以評論,請點擊這里評論
在線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