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與復旦大學合作在深紫外光電感算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3-05-24
中國照明網報道

11284
導語: 中國科大微電子學院龍世兵教授課題組與復旦大學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劉琦教授課題組合作,利用深紫外(DUV)光電突觸結合憶阻器的構架實現了基于儲備池計算(RC)的指紋識別系統,相關成果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中國科大微電子學院龍世兵教授課題組與復旦大學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劉琦教授課題組合作,利用深紫外(DUV)光電突觸結合憶阻器的構架實現了基于儲備池計算(RC)的指紋識別系統,相關成果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深紫外光電探測器在深空探索、環境監測、生物信息識別等領域的角色舉足輕重,然而高速智能化探測在DUV波段存在嚴重缺失。以傳統的指紋識別系統為例,其中傳感器、存儲器和處理器的分離惡化了決策的延遲,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整體計算能耗。隨著智能時代的來臨,這類光信息應該以什么樣的形式進行處理呢?在生物體中,光信息的采集通過視覺神經系統來完成,而光信息的處理通過中樞神經系統進行。受此啟發,合作團隊提出通過感算和存算器件分別模擬神經突觸的行為,來實現感存算一體化的光信息采集與處理。
合作團隊基于富鎵氧化鎵材料設計,利用非晶材料的持續光電導效應,制備了具備短時程效應的光突觸器件。通過4比特紫外光脈沖輸入測試,構建了感算器件RC網絡的映射關系,將圖片信息通過紫外光轉化為特征電流值。最終,通過存算憶阻器陣列穩定的多態調控特性實現了對儲備池輸出的訓練,實現了小規模的深紫外指紋識別功能?;谠撚布到y,采用定制化特征值策略,DUV指紋圖像的高識別精度幾乎與軟件仿真結果相匹配。該系統在訓練后可達到100%的識別準確率,并且即使在15%背景噪聲水平下也能保持90%的準確率,這與DUV波段的抗噪特性相符。這種全硬件感算RC系統為高效的識別和安全應用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原型,也對深紫外波段的智能光電器件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該成果得到了審稿人的充分肯定:“這個原型系統將為感內儲備池計算系統的發展提供更多思路,整個工作的主題非常有趣?!?/p>
編輯:嚴志祥
來源:科研之友 ScholarMate
【版權聲明】
1.凡注明來源∶"中國照明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國照明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
2.凡第三方提供的稿件資料或轉載的文章,目前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只有登錄之后才可以評論,請點擊這里評論
在線評價